爱枣报

十篇新闻十分钟,美好一天轻松开始

登录 | 注册 | 选择枣报风格
09-10
24

萍飘何处是归途 [枣读:149期]

本期 枣 读 由 乐在心中 主笔 | 生产时间:7:00

今天1024星期六,枣读重磅出击。

[手工历史]:我想改史上最牛的名字!(文/高小茶)

导言:输入“史上最牛”,百度有554万条搜索结果,谷歌有1260万条搜索结果。史上最牛,显然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标题党混战中的常胜将军,实乃吸引眼球、炒作滋事、聊天把妹、居家旅行必备之优良用语。除此以外,“史上最牛”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草根气息,而且一身正气,完全可以代表普罗大众与形象猥琐且专属公众人物的舶来用语“XX门”分庭抗礼。史上最牛,请允许我深情地说一声:我们永远围观你!

——————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警察小姐,啊不,小妹,也不对。您看,我这人嘴笨,不晓得怎么称呼,您别往心里去。那我就叫您领导了啊,领导,您好,我今年二十二,属兔,我在华墅豪庭当保安……

是,我说得简单点哈。对头,我就是想改名,我不想叫史铁柱了,听说现在可以起四个字的名字是不是?那我想改个史上最牛,实在不行改史上最。

不不,不是开玩笑,是想改叫史上最牛,就是那个网上说的史上最牛身份证号史上最牛辞职信的那个史上最牛,历史的史,上面的上……

哦,您也听说过史上最牛辞职信?不不,那个保安不是我,我哪有人家那么有才啊,人家是真的牛。我要是有人家那水平我就不改名啦。那个脑白金的老板您知道吧?他的名字和我只差一个字,也是土土的,不好听。但是人家是大老板,叫个啥都不碍事……对头对头,您说得对头,我就是假牛,不牛,才想改个史上最牛的名儿。

不是,那您就说得不对了哈。就是不是真牛,才要起个牛名字,这叫包装。您想想看,老板来检查的时候,一问“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啊?”我一回话:“经理,我叫史上最牛!”您想想,那不比史铁柱响亮、好记多了嘛!我这个名儿要是叫响啦,说不定大老板还会专门打听我咧:“那个谁,你手底下不是有个人名字挺好耍的吗?叫什么最牛?我身边还缺个人,你把他叫来我看看合适不合适。”那我不就发达了吗!就是老板不留意,业主进进出出的也要留意,我们那个小区住的都是大老板,少不了有个用人的时候。

对不起,那我不啰嗦了。领导,您给说一哈要办个啥手续,收好多钱嘛?

没有,我没有改过名,以后也不会改,就改这一次,真的,不会叫几年又改回来的。我也是个有信用的人,我们当保安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信用,不然人家能放心让你给他看家?

啷个不真!那当然是真心要改才来的嘛,我还是请假来的嘞,要扣工资。……理由不充分?这不是也跟您说这半天了么?这咋能不充分呢?您说说还要咋个整才算充分?我晓得,好多人改名都是算命先生算的,那我也找个算命的给我算一卦,就说我要是不改名叫史上最牛就讨不到老婆不就完了嘛。

银行卡?社保?医保?产权证?谢谢您关心哈,您看我像有这些的人吗?我骗你干啥,是真没有。我从老家出来两年多,钱都寄回老家了,也没有几个钱,办啥子卡哦。办卡不舍得改名字就舍得?那不一样!名字是终身大事,改名字花点钱我不心痛。

户口?我有户口,在我们老家。……户口在老家就不给办啊?你们公安局不是全国联网吗?那个通缉犯都是全国联网……不是,我不是要跟通缉犯比,我就是不晓得咋个老百姓还不如通缉犯?

领导,领导你不要生气,我是乡下人,我不懂你们城里的这一套,得罪了哈。那我问一哈回老家是不是就能改了?……这位大哥,你莫催嘛,我来一趟也不容易,总要问清楚才好走是不是。……好,好,谢谢领导。大哥,不好意思误了你的事,你慢慢来。这是我哥的业务名片,请拿一张,要是想找通水管的就打这个电话,好记得很,他叫史上最强,谢谢!

[人物]萍飘何处是归途(文|容安)

clip_image002一.智慧与勇气

1915年,一战期间,北洋政府面临是否参战的问题纠结不已。段祺瑞内阁会议慌忙做出了决定,不过不敢公布出来,因此中枢各重要机关全部挂出了“停止会客三天”的牌子,国务院当然不会例外。

但大家都想知道结果,参不参战可是关乎身家性命的事情。中外记者都想打探到消息,但苦于没有办法。这时,一个21岁的年轻记者决定深入虎穴取得消息。

段祺瑞政府那时的国务院在现在的铁狮子胡同,张自忠路那。这位年轻人就这样开着自己的车过去了。但国务院哪容平常人随意出入,自然被拦下。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位血气方刚的记者干脆把自己车牌换成总统府的,有了这个通行证,自然长驱直入。到了段祺瑞办公室门口,却有门房挡着,说段总理不会客。这时这记者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分成两份,一份递给门房,说,“总理见不见是我的事,只要您给我通报声,这钱就是您的了。如果事情成了,那另一半也归您。”稍后,只见门房笑吟吟走出,嘴里大声喊出一声“请”。这位年轻记者就见到了“老虎”,但“老虎”愿不愿意说还是个问题。段祺瑞是不愿意说的。这记者倒很执着,百般劝说并且用全家生命财产担保,“三天内如果北京城走漏了这项机密,愿受泄露国家秘密的处分”。这回老段放心说了,这一开口便停不住,连细节都一一道来。

作为记者,得了这个消息不可能不说出去。于是他迅速往上海拍电报告知参战的消息,上海各大报纷纷印发《号外》,一下就印了十几万份,洒遍上海滩,引起极大轰动。那时交通不发达,等报纸传到北京已经是五天后的事。段祺瑞问责,这记者说他完全不知情,一定是你的手下泄露了消息,并且,三天期限已经过去,更不是我的责任了。老段也拿他没办法。

二.随性与责任

此传奇记者乃何方神圣?邵飘萍是也。

邵飘萍(1886-1926),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浙江东阳人。走进今天北京宣武区的魏染胡同,在胡同深处,有一栋二层旧楼,在门楼上方中央刻着的三个大字“京报馆”,是邵飘萍的亲笔。《京报》便由他创办,被称为是一张承载着中国报人光荣与梦想的报纸。据南方报业的范以锦说,现在的《新京报》便是为了传承当年老《京报》的薪火。

之前,邵飘萍还做过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时事新报》、《申报》、《时报》的记者。后来自己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京报》,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第一期学习的就有毛泽东、罗章龙等。他著有《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新闻实务方面的书籍。

章士钊说飘萍是“温温一美少年”。如果就他的私生活而言,此言甚也。

飘萍前后共有三位夫人:原配沈小奶,至死不渝的伴侣加助手汤修慧,戏子祝文秀。民国时期的记者一个特点是多金,尤其是邵飘萍。据说他没有名片,他的香烟就是名片,因为是特制,上面印有“邵振青制”字样,拿到的人不舍得抽。除了家中有几位夫人之外,飘萍还经常出入北京的八大胡同,是当时有名的烟花场所,与他一起的还有章士钊、张恨水等人。后来汤修慧也女扮男装出入烟柳巷,飘萍倒也不介意。逛窑子的很多是达官贵人,他们经常同胡同里的姑娘吹嘘些官方的事,于是邵飘萍夫妇便从八大胡同这般姑娘口中打听到很多要闻、秘闻,这便成了次日《京报》上的新闻。

飘萍做人的原则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当年包天笑曾经对他说“飘萍两字不好,有轻浮之意。”邵飘萍答曰:“人生如断梗飘萍,有何不可?”。

既然认识到人生不过“断梗飘萍”,那么荣华也好,性命也好,不过过眼云烟了。这种对命运的虚无感和无依感,是乱世所特有的,也造就了一代人的特征。可以说,那时包括邵飘萍在内的记者往往不拘小节,可以与政府高官谈笑风生,也可以同最底层的妓女打成一片。可贵可贱,虽多金,也极豪爽,从前文与门房一事中便可看出。

所以胡逸民对邵飘萍的印象与章士钊完全不同,他这样说,“报人生活清苦,我与他相聚会谈时,时常在小店里吃一碗面条。谈话间,他对反动军阀张作霖、张宗昌痛骂不止,毫不顾忌。”“温温”也好,“清苦”也罢,都是飘萍。

与相貌不同的是,身为一名记者的他一点也不“温温”。他为京报书写的社训“铁肩辣手”正体现了他的行事风格。这个“铁肩”就是中国传统文人血液中对国对家的一份责任,这个辣手按章太炎的说法就是“从事钢言猛烈者”。

当年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先生说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那一次打死了40多名师生、青年,邵飘萍在自己的报纸上登出了大流血写真特刊,谴责三一八惨案屠杀学生的罪行。

文人皆有报国之志,像鲁迅那样的用笔去战斗的人很多,邵飘萍也有“新闻救国”的理想。他对时局有着敏锐感觉,1921年元旦,《京报》刊出军阀头目的照片特刊,每张照片附以简短说明,如“奉民公敌张作霖”、“直民公敌李景林”、“鲁民公敌张宗昌”等。1925年12月7日,《京报》又出一期“最近时局人物写真”的特刊,照片下的说明文字为“冯玉祥将军”、“一世之枭亲离众叛之张作霖”、“忠孝两难之张学良”等。邵飘萍支持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又力助郭松龄倒戈反张作霖,还反对段祺瑞。后来又欢迎孙中山北上,说孙中山是有主张有主意真诚的革命。

可以见得,飘萍的政治倾向不因派别而分,而是谁能救中国,就支持谁,这在当时是要承担巨大危险的。冯玉祥说“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政客们既惊叹于他的影响力,又惧怕他的“辣手”摧到了自个身上,所以采用软硬兼施的策略。张作霖曾经花费大价钱收买京、津两地报纸,《京报》影响力最大,也得到了不少津贴,但《京报》对张作霖该骂的继续骂。张作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当面责骂杨宇霆:“姓邵的真他娘小人,拿了咱们的钱还这么不留情面地骂,你和新闻界的关系是怎么搞的?”

三.飘萍之死

1926年4月15日,张宗昌打到北京,段祺瑞被赶下台。张宗昌奉杨宇霆之命整顿新闻界,而头号靶子就是“京报邵飘萍”。

邵夫人汤修慧的确是秀外慧中,她听得风声后立刻劝告夫君南下逃命。飘萍起先不肯,继续主持着《京报》事务,但只见情势日渐紧迫,只得躲到东交民巷苏联使馆。

这张宗昌岂肯罢休,人称“狗肉将军”的他山匪出身,阴险狡诈,奸淫抢掠无恶不作,飘萍在报上多次大骂此人,他对飘萍早已恨之入骨。既然东交民巷进不去,那就用计将他诱出来。

这诱饵名叫张瀚举,是个孔乙己般人物,以点头哈腰,四处蹭饭为生,是个高级混混,被人亲切地成为“夜壶张三”。夜壶张三两边收账,他先拿了张的钱,又拿邵飘萍的钱拍着胸脯保证能搞定这事。飘萍相信了他,准备出去。汤修慧劝飘萍再留几日,待稳定之后再做决断。飘萍惦记着报馆的事,非回去不可。当天下午,他坐车赶回家中,却不知道家中已经四面埋伏。

1926年4月24日晚,沉睡的北京城中,一辆黑色汽车在夜色中行驶,至《京报》报馆门前停下,甫一开门,走下一个年轻男子,就有十几名荷枪实弹的宪兵一拥而上,将其押往一辆大卡车。

第二天,《北京晚报》登载《京报》报馆被封及飘萍被捕的消息。北京的社会名流、新闻界人士立即组织营救,派出13名代表晋见张学良,但是去了以后,张学良就毫无隐讳的说,“逮捕飘萍一事,老帅和子玉(吴佩孚)及各将领早已有此种决定,并定一经捕到,即时就地枪决。”可见枪决一事早已定论,无从分辩。

4月26日4时30分,随着一声枪响,在北京天桥东刑场,一株“断梗飘萍”就此永远离去。有人说他在死前面不改色,沉着异常,有人说他仰天长啸,大义凛然。以他的性格,我倾向于前者。他的遗体被草草葬在崇文门外的荒地,当时风声鹤唳,飘萍的家人根本不敢去收尸,后来还是戏子祝文秀的弟弟和一班名角韩世昌、马连良等一起将先生重新安置在了天宁寺,他们被称为“义伶”,可见飘萍待人也极真诚。

他被宣布的“罪行”为:“京报社长邵振青,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大恶极,实无可恕,着即执行枪决,以照炯戒,此令。”

此前,飘萍曾在报上登出《飘萍启示》:

鄙人至现在止,尚无党籍(将来不敢予定),既非国民党,更非共产党。各方师友,知之甚悉,无待声明。时至今日,凡有怨仇,动辄以赤化布党诬陷,认为报复之唯一时机。甚至有捏造团体名义,邮寄传单,对鄙人横加攻击者。究竟此类机关何在?主持何人?会员几许?恐彼等自思亦将哑然失笑也。

但鄙人自省,实有罪焉,今亦不妨布之于社会。

鄙人之罪,一不该反对段祺瑞及其党羽之恋栈无耻;二不该主张法律追究段、贾等之惨杀多数民众(被屠杀者大多数为无辜学生,段命令已自承认);三不该希望取消不平等条约;四不该人云亦云承认国民第一军纪律之不错(鄙人从未参与任何一派之机密,所以赞成国民军者,只在纪律一点,即枪毙亦不否认,故该军退去以后尚发表一篇欢送之文);五不该说章士钊自己嫖赌,不配言整顿学风(鄙人若为教育总长亦不配言整顿学风)。

有此数罪,私仇公敌,早伺在旁,今即机会到来,则被诬为赤化布党,岂不宜哉!横逆之来源,亦可以了然而不待查考矣。承各界友人以传单见告,特此答陈,借博一粲。

以后无论如何攻击,不欲再有所言。

关于飘萍是否有共产党党籍,人大的方汉奇老先生研究的结果是肯定的。可即便如此,《京报》以事实说话,不瞎编乱造,不信口雌黄,怎地就落得一个“宣传赤化”罪了?在当事人不认罪,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是否就可以事先因为极个别人的决策而断定一个人的生死?为何不给人为自己说话的机会?

飘萍尚且有自己的报纸可以将自己的不公说出去,可不管言还是不言,在一个用枪杆子说话的社会中,罪名是被定下的,言论是被控制的,生命是被威胁的,自由是被侵犯的。飘萍是牺牲品,飘萍不是最后一个牺牲品。

试问,萍飘何处是归途?

[书评]文明的冲突?(文/了了)

1
clip_image003据说帕慕克是因为《伊斯坦布尔》一书而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帕慕克有些像是诗人,在书中,花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自己的过去,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种种细节,处处能体会到一个早熟男孩子的敏感。土耳其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奥斯曼帝国横横跨欧亚非三洲,之后陷入没落。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建立了共和国。凯末尔去伊斯兰化,全盘西化,走入一个民主社会。在伊斯坦布尔这个城市里,处处能看到奥斯曼帝国的遗迹,带着暮色,有一种破落之感。
帕慕克写道“此一垂死文明的哀婉愁怨依然包围着我们。虽然西化和现代化的欲望强烈,但最急切的愿望似乎是摆脱衰亡帝国的心酸记忆:颇像被抛弃的情人扔掉心上人的衣物和照片。但因为没有西方或当地的东西前来填补空缺,西化的强烈欲望通常相当于抹去过往。”这种心态,导致西方提及并夸大的许多本地特色,在指出后不久就在当地消失。
帕慕克出身于有产阶级,在书中,他指出这一阶层的人们生怕自己不够西化,阻挡国家的发展,为此甚至将家中变成西方物品的博物馆。而当地的穷人,则仍然信仰伊斯兰教,坚持做礼拜。在上层流行的观点是“身为西化、实证派的有产阶级,我们有权治理这些半文盲人口,我们乐于防止他们太依赖迷信。”但帕慕克年轻时就对这些人存在反感,曾经痛骂富人阶层的空虚无聊、庸俗与盲目西化。
不过正如人们在意我的城市在西方人眼中是什么样子一样,帕慕克说他就像一只眼睛盯着西方的每一位伊斯坦布尔作家,有时因不知所措感动痛苦。“西化的伊斯坦布尔居民也同样批评这些事情,但一些西方作家,即使只是稍稍反对,也会使他们心碎,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在书中,这种类似的情绪,时时在字里行间体现。帕慕克一直在试图传达西化和保留传统的复杂、纠结、矛盾、幽微的心情,他用“呼愁”来称呼这种情绪,特地用一章来予以描述。虽然如此,对此我还是有所隔膜。好像有些类似于群体的感时伤世,但似乎也不尽然。
这种呼愁,无疑与文明的冲突、身份的探询息息相关。
2
clip_image004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就理性地为这种无所适从做了分析。他认为世界贸易的增加,交通方式的便捷和相互交流的增加,不但没有促进普世文明的出现,反而加剧了国家的区别,趋使他们回头寻找传统、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更少西方化。”。
–而这与某些流行的认为现时代正在目睹普世文明的出现以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恰恰相反。塞缪尔在给普世文明、西方化和现代化这些概念做了严谨定义之后,用实例予以一一反驳。最终提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汗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塞缪尔的观点,从发表之初的1993年,就引起了无数争论。但911之后,恐怖主义的出现,原教旨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以及一些国家回归传统的努力,似乎正以实例在佐证他的观点。
书的第四部分,塞缪尔指出,西方和非西方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西方的普世主义、武器扩散、人权和民主以及移民。塞缪尔认为,这些概念都是西方独有的概念,认为文明之间均势的变化使得西方在武器扩散、人权、移民和其他问题上实现其目标越来越困难。似乎是我们目前认为是进步的这些东西,比如人权和民主,似乎属西方特有,其他文明可以不拥有这些。但这些被认为是普世价值的东西,真的是是西方文明所独有的吗?-是为我读此书的一大不解。
那么,如果这些是普世的,文明与文明之间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宗教?语言?生活方式?这是第二不解。
书的最后,塞缪尔想象了一下未来世界因冲突升级而爆发战争,那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卷入,而这并不一定是危言耸听。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是有人以为,那会是最后一场战争吗?
文人写书,最终都忍不住提出问题之后,再加个解决方案。塞缪尔认为,要避免文明间大战,第一是核心国家影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第二是核心国家相互谈判遏制或制止这些文明的国家间或集团间的断层线战争。是不是有自相矛盾之处?不过本来嘛,能看出、提出问题已属难能可贵。世界的发展,最不按照的,就是文人给出的方法和轨迹。
3
clip_image005再来看另外一位美国人的一本截然不同的书《三杯茶》。作者葛瑞格是一位登山家,攀登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脉失败,被巴基斯坦人所救。临走承诺给他们建一所学校。历经千辛万苦,学校终于建成。之后专职作义工,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境内,主持建造了60多所学校。这本书可说是他的建校经历。
身为一个美国人,葛瑞格在巴基斯坦的建校活动得到了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支持。911后,依然在伊斯兰世界活动,特别在阿富汗,甚至得到当地军阀的保护。在伊斯兰世界和美国彼此敌视的时期,葛瑞格的建校活动基本不受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除了他在切实为当地山民做事之外,最根本还在于尊重、平等、真诚。尊重当地风俗、礼仪、宗教和生活习惯,尊重当地人,是他能够获得理解的重要前提。
无独有偶,葛瑞格的偶像德兰修女,在印度贫民窟救助极贫困者,为信仰印度教、佛教的人们所认可,她的基本原则同样是尊重。
911后,面对美国社会对伊斯兰世界的怀疑、警惕甚至愤恨。葛瑞格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冒着被群众和当局定为卖国贼的危险,一直都在传达,恐怖主义不是凭空产生。要彻底打击恐怖组织,不能靠战争和恨,而应该是沟通、理解和爱。不应把某些人的行为,迁怒到其他无辜平民身上。
而他,也确实以自己为例,证明了这一点。
政治何其肮脏、丑陋、复杂。以塞缪尔的智慧,看到了冷战后世界主要存在的是文明的冲突,却也在书里写到了分属同一文明之间的国家内的纷争。而归根结底,左右不过两个字“利益”。忍不住怀疑塞缪尔,他所谓的“文明的冲突”论断究竟真的有意义吗?
葛瑞格的成功,自然是纷繁世界里极其不起眼的一种,他的努力,其实并不能影响到世界。他的出发点,本身就不是为了这个。但是,一方面是人性的美好,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一方面是集丑恶于一身的政治,从此处看过去,对人类这样的生物是否应该存在于这个地球上而心生疑虑。其距离,何啻于天壤之别。
只可惜,这个世界,如葛瑞格这样的人少之又少,而历史似乎总是符合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一套路。阳光底下无新鲜事,如是而已。

————公益广告分割线———
秋已渐深,冬季将临,为布拖乐安乡中心小学捐助冬季棉衣,募捐截止时间2009年11月10日。

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f=34&t=55541

————祝福滴分割线——-

亲耐滴彭可爱:

终于这么多年不靠谱的你,又将你不靠谱的历史记录刷新了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感谢主派来了王同学这样的天使来拯救你,让你回归了较为靠谱的正确道路。

种枣的事业刚刚开始,虽然墙来墙往,但从小习惯了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我们当然会紧密团结在以你为核心的草根小编团队,与墙共舞。

恩,27了,生日快乐!

黎简

共有 1分 选此项=要我死2分 好烂啊3分 看上去一般4分 我会订阅5分 很精彩,天天来看 10 人投了票,平均: 4.70
Loading ... Loading ...

萍飘何处是归途 [枣读:149期] 上 有13个话话儿

  • [ 1楼 ] sophia 说:

    沙发~~~
    27了阿

  • [ 2楼 ] housekeeper 说:

    彭CEO可爱总编生日快乐~

  • [ 3楼 ] 仗剑直行 说:

    邵飘萍这篇文章写的好极。枣报开始打不开,以为又给屏蔽了,后来多刷新了几次就出来了。

  • [ 4楼 ] XX葫芦娃步兵 说:

    手工历史那篇究竟要表达什么?

  • [ 5楼 ] cat 说:

    “邵飘萍这篇文章写的好极。”,枣报亦有邵之精神!加油!彭生,生日快乐!

  • [ 6楼 ] charles 说:

    恩、第一部分很不错

    彭总生日快乐~

  • [ 7楼 ] 小诺 说:

    生日快乐=)

  • [ 8楼 ] 匿名 说:

    生日快乐啊,彭老~

  • [ 9楼 ] mei 说:

    归来之后没有以前做得好,介绍书籍都没有链接指向网上书店。

  • [ 10楼 ] 灰辉 说:

    枣报依然在 生日快乐彭

  • [ 11楼 ] 爱看报 说:

    看到枣报舒服啊

  • [ 12楼 ] amie 说:

    邵飘萍

  • [ 13楼 ] pean! 说:

    生日快乐~恩

留下你的话话儿

评论只需审核一次,以后网友可以继续使用原来ID,邮箱进行回复:)